月经不调艾灸哪个部位

黑色理想 2019年4月23日00:00:00养生攻略评论251392字阅读4分38秒

月经不调是指月经周期或经量发生异常,并伴随其他症状,是常见的妇科疾病,常见的有月经先期,月经后期,月经先后无定期等症。中医学认为,月经不调主要是由于情志所伤,忧思郁怒,导致气滞血瘀,冲任失调所致,要改善月经不调的现象,可以通过艾灸的方式来调理治疗,那么月经不调艾灸哪个部位呢?

月经不调艾灸哪个部位

关元穴:在下腹部,前正中线上,当脐中三寸处,即脐下四横指处。

子宫穴:在下腹部,当脐中下4寸,中极旁开3寸处,即脐下旁开四横指处。

血海穴:屈膝,在大腿内侧,髌骨底内侧端上2寸,当股四头肌侧头的隆起处。

三阴交穴:在小腿内侧,当足内踝尖上3寸,胫骨内侧缘后方。

气海穴:在下腹部,前正中线上,当脐中下1.5寸处。

气穴:在下腹部,当脐中下3寸,前正中线旁开0.5寸。

月经先期艾灸治疗

主要症状:月经先期是指月经周期提前7天以上,连续两个周期以上,甚至每月两次。行经先期,量多色紫,质稠而黏,且伴随面红心烦,舌红口干,尿黄便结,为实热;量少色红,五心烦热为虚热;量或多或少,色紫有块,胸肋乳房胀痛,则为肝郁;量多色淡,经质清稀,神疲肢软,心悸气短,为气虚。但如果提前仅3-5天,或偶尔提前一次,无其他明显症状,不做病论。

艾灸疗法:患者仰卧,取关元,子宫,血海,三阴交穴,用艾条温和灸,患者以感觉温热舒服,以至微有热痛感觉为度,使温热连续刺激,每穴灸5-10分钟,或用艾炷隔讲究,每穴灸3-5壮。气虚者加灸中皖,神厥,气海,足三里,隐白穴,俯卧加灸心俞,脾俞穴;肝郁者于仰卧位加灸期门, 内关,地机,太冲穴,于俯卧位加灸肝俞,次髎穴,灸法同上。

艾灸作用:疏肝解郁,活血化瘀。

月经后期艾灸治疗

主要症状:月经后期又称:经迟。指的是月经周期延后7日以上,甚至40-50天一次,连续两个周期以上,若进行后期,量少色黯,小腹冷痛,喜暖畏寒,面白肢冷,苔薄白,脉沉紧,为血分实寒;若经期延后,量少色淡,质清稀,小腹绵绵作痛,喜温喜按,腰酸乏力,小便清长,大便稀溏,舌淡,苔薄白,脉沉迟无力,为血分虚寒;若经期错后,量少色淡,质清稀,头晕眼花或心慌失眠,面色苍白,舌淡苔少,脉虚细,为血虚;若月经后期,量少色黯有块,小腹胀痛,胸肋乳房发胀,脉弦涩,为气滞。

艾灸疗法:患者仰卧,取气海,关元,子宫,气穴,血海,三阴交穴,用艾条温和灸,温热连续刺激,每穴灸5-10分钟,或用艾炷隔姜灸,每穴灸3-5壮,然后俯卧,取膈俞,肝俞,肾俞穴,灸法同上。血分实寒者,仰卧位加灸天枢,归来穴,俯卧位加灸次髎穴;血分虚寒者,于仰卧位加神阙,地机,太溪穴,俯卧位加灸命门穴;血虚者,仰卧位加灸神门,足三里穴,俯卧位加灸心俞,脾俞穴;气滞者,仰卧位加灸期门,四满,中极,蠡沟穴。灸法同上。

艾灸作用:疏肝解郁,益气活血。

月经先后无定期艾灸治疗

主要症状:月经先后无定期又称“经乱”,指月经不按周期来潮,提前或错后7天以上,其中经量或多或少,经色紫黯,经行不畅或有血块,胸肋,乳房,小腹胀痛,精神郁闷,喜叹息者为肝郁,量少色淡,精神不振,头晕耳鸣,腰膝酸软者多为肾虚。

艾灸疗法:患者仰卧,取关元,子宫,血海,三阴交穴施灸。肾虚者于仰卧位加灸太溪,水泉穴,于俯卧位加灸命门,肾俞穴;肝郁者于仰卧位加灸期门,蠡沟,太冲穴,于俯卧位加灸肝俞穴,用艾条温和灸,温热连续刺激,每穴灸5-10分钟,或用艾炷隔姜灸,每穴灸3-5壮。

艾灸作用:疏肝解郁,活血化瘀。

继续阅读
黑色理想
  • 本文由 发表于 2019年4月23日00:00:00
  •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:http://ilhc.cc/75962.html
中药刺桐皮的功效与作用 作用功效

中药刺桐皮的功效与作用

刺桐是一种高大的乔木,有很高的观赏价值,每年春天都会开出美丽的花,能美化环境,也能净化空气。它的树皮还能入药,是一种功效出色中药材。刺桐皮的功效与作用很多,想具体了解可以和我一起去看看。 刺桐皮的功效...
哪些植物不能在家中养殖 养生攻略

哪些植物不能在家中养殖

生活中很多人都喜欢在家中的养殖一些花花草草,让它们来美化环境,净化空气。但是你们在养殖这些植物时,对它们了解吗?有些植物是有毒性的,并不适合在家中养殖,不然会对身体不利。那么哪些植物不能在家中养殖呢?...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
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