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是我国的传统医学,很多患者比较热衷于中医的治疗方法,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下酒渣鼻的中医治疗方法。
血热熏肺型酒渣鼻治疗
辩证:鼻部、双颊、前额广泛红斑,或在红斑的基础上起丘疹、脓疱,舌质红,苔黄腻,脉弦数或滑数。
治疗原则:凉血清热。
方药一:凉血四物汤
配方:生地、白茅根各30g,当归、川芎、陈皮、黄芩、桃仁、栀子各10g,红花、甘草各6g。水煎服,日服2次,每日1剂。
肺胃热盛型酒渣鼻
辩证:鼻部发红,进辛辣刺激性饮食或精神兴奋时加剧,可见口鼻周围皮肤起轻度红斑且有淡红色丘疹或伴有少数脓疱,自觉瘙痒,伴烦热口渴、咽干、纳呆、便秘等,舌质红,苔薄黄,脉浮数或滑数。
治疗原则: 清肺胃热,佐以凉血活血。
方药一:枇杷清肺饮
配方:枇杷叶、黄连各9克,桑白皮、黄柏、牡丹皮、栀子各12克,赤芍15克,白花蛇舌草、生地黄各30克,生甘草6克。
组佛啊:水煎服,每日1剂。胃热较盛者,加生石膏30克(先煎)、知母12克。大便秘结者,加大黄12-15克(后下)、枳实12克。
加减方:有脓疱者,加金银花、连翘各15克,穿山甲12克。
方药二:凉血清肺饮
配方:生地30g,丹皮9g,赤芍9g,黄芩9g,知母9g,生石膏30g,桑白皮9g,枇杷叶9g,生甘草6g。
加减:大便秘结,加大黄、大青叶。
气血瘀滞
辩证:鼻尖部结缔组织和皮脂腺增殖,毛囊口扩大或见囊肿、丘疹、脓疱,鼻部皮损处颜色呈黯红、紫褐,皮肤肥厚,结节状隆起,表面凹凸不平。舌质黯红或舌尖边有瘀点、瘀斑,脉弦涩。
治疗原则:活血通窍,行瘀通经。
方药一:凉血四物汤
配方:当归、川芎、红花、五灵脂、凌霄花各9克,赤芍、丹参各15克,黄芩、牡丹皮各12克,生地黄、土茯苓各30克。水煎服,每日1剂。
方药二:通窍活血汤加减
配方红花、赤芍、川芎、桃仁、白芷各10g,生姜5片,老葱3根,大枣7枚。水煎服,每日2次,日服1剂。
偏方-土方-验方
偏方一
偏方:大枫子仁、蓖麻子仁各9克,木鳖子仁、水银各3克,铅粉6克。
方法:将上药共捣成膏,纱布包好,涂擦患处。每日2-3次。
偏方二
偏方:木鳖子仁、大枫子仁、大麻子仁、樟脑各6克,核桃仁、水银各9克
方法:四仁去内皮共捣为泥,再加入樟脑、水银,共研至水银混匀为止,涂患处。每日2-3次。
偏方三
偏方:木鳖子、大枫子、核桃仁、桃仁、水银各9克,蓖麻子15克(取仁),脑砂3克。共捣如泥,用纱布包好。
用法:每日3次搽患处,数日可愈,不再复发。
偏方四
偏方:大麻子、大枫子各50克,取仁捣碎;红粉、轻粉各5克,掺入前者拌匀做丸。每丸重7-8克,用4层纱布包,挤出油后擦患处
用法:每晚1次。1丸可擦2-3次。
中医方外治法
外治方一
配方:硫黄、大枫子、白鲜皮、地肤子、冰片、蛇床子、百部、松香、烟膏、土槿皮各适量。
方法:
1、用硫黄、大枫子、白鲜皮、地肤子、冰片、蛇床子、百部、松香、烟膏、土槿皮,放入镇江醋5000ml中浸泡10天。
2、再将装有斑蝥、蟾酥、蜈蚣、雄黄的布袋放入,再浸泡3~5天。
3、取出布袋,捣碎袋内药物后,再将布袋人95%酒精3000ml内浸泡2~3周,弃药取液,两液合并,装瓶备用。
用法:用时用小毛笔蘸药液在皮损处涂搽,每次不超过8ml,每隔2周涂1次,直至痊愈。
外治方二
配方:水银、大枫子、核桃仁、樟脑、冰片、防风各适量
方法:将水银、大枫子、核桃仁、樟脑、冰片、防风,研末,油调呈糊状外用
用法:每日早晚各涂患处1次。
外治方三
配方:百部、苦参、雷丸各适量
方法:用百部、苦参、雷丸各研为细末,以5:2:2比例混合,搅匀后取药粉15~20g与雪花膏80~85g调匀,制成霜剂外用。
用法:每晚睡前用硫黄皂洗面部,然后外搽,翌晨洗去,20天为1疗程,可连用2~3疗程,初用时皮损可更见潮红,继续用即见好转,乃至痊愈。并发脓疱者每可用之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