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是人体的生命之源。人体离不开水,服某些药时更少不了水的帮助,因为此时的喝水不仅仅是适应生理的需要,更有助于身体健康和药物的疗效。但是,并不是所有药服用时都需要多喝水。有些药物因其特殊的起效方式,服用时不仅不能多喝水,甚至不能喝水,否则会降低药效,失去治疗作用。
胃药
某些治疗胃溃疡的药物,这类药物进入胃后会变成无数不溶解的细小颗粒,像粉末一样覆盖在受损的胃黏膜上,这样胃黏膜才能免于胃酸侵蚀,慢慢长出新的组织,并恢复其原有功能。服用这类药物时,如果喝水多反而会稀释药物,使覆盖在受损胃黏膜上的药物颗粒减少,保护膜变薄,从而失去治疗作用。而且,服这类药后半小时内也不要喝水,因为短时间内大量喝水,同样会把刚刚形成的保护膜冲掉,使受损胃黏膜重新暴露在有腐蚀性的胃酸中。
止咳药
常见的止咳糖浆药物较黏稠,服用后药物会黏附在咽部,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,从而起到消炎止咳作用。如果喝过多的水,会把咽部药物的有效成分冲掉,使局部药物浓度降低,影响药效发挥。如果觉得口干,应在服药半小时后再喝水。
吃药时如何喝水更合理
服用带有刺激性的药物时,如果喝水少,药片在食道待得时间过长,容易导致食道炎;干吞药片后,胃中没有足够的水分稀释,局部浓度太高会刺。激胃部,造成胃部溃疡。服磺胺类药物如果喝水太少,就会在尿道中形成结晶。发烧时服用APC、阿斯匹林,少喝水既不利于发汗降温,还会因发汗过多而引|起虚脱。有些磺胺类药物,如磺胺嘧啶、磺胺甲口恶唑、磺胺二甲异口恶唑等,主要通过肾脏排泄,这些药物在酸性尿液中溶解度很低,容易形成结晶,损伤肾脏或阻塞输尿管,出现结晶尿、血尿或少尿等症状。因此,服用此类药物时,必须大量饮水,才能增加其溶解度,防止形成结晶而损害肾脏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