忍辱不辩,寡言不争

黑色理想 2018年10月13日00:00:00禅语静心评论82770字阅读2分34秒

以前结识过一些能言善辩、巧舌利嘴的人,当时曾认为那是他们的一种才能,并没有认真考虑过善辩与善恶的关系问题。

后来又结识了一些忍辱不辩、寡言不争的修炼人,就感觉到了他们的精神境界差异很大。

直到有一天,看到了老子在《道德经》中的最后收笔之言:“圣人之道,为而不争”,顿时感到恍然大悟。是啊,巧言令色其实并不是真正的才能,忍辱不辩才是人生修养的最高境界。

“善者不辩,辩者不善”一语出自于《道德经·第八十一章》,原文是“信言不美,美言不信。善者不辩,辩者不善。知者不博,博者不知。”

意思是说:诚实的话不一定动听,动听的话不一定诚实。世间的好人不会花言巧语,能言善辩的人不一定是好人。聪明的人不一定博学,见多识广的人不一定真正聪明。人生的修行重在于行,而不在于辩。

真理没有必要每天去争辩。一天到晚争论不休,也未必就能辩论出来真理。一切真理与正道,只有真正用心去实修,才能真正领悟。

孔子在《论语·里仁》中说:“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”。在《论语·学而》中又说:“君子食无求饱,居无求安,敏于事而慎于言”。由此看来,在人生中应该少说多做,这一点孔子与老子的主张是完全一致的。

因此,不管是人生的修行还是一般的社会活动,做任何事情都应该脚踏实地,不能只说动听漂亮的话而没有实际行动。

细思之,善良而有能力的人不需要去与别人辩论什么,不会只用言论去证明自己是正确,即使面对诽谤或人身攻击,他也能用行动来证明自己的无辜和清白。

忍辱不辩的人往往都是在埋头做事,他必定有一颗与世无争的心。与此相反,那些天天与别人辩论的人并不是真正有能力的人,尽管他们在与别人辩论时处处表现自己的能力,然而真正善良的人不需要用花言巧语去赢得别人赞许,空谈而没有实际行动的行为将一事无成。

修口德就要先远离高谈阔论,不对他人评头论足;真诚待人,与人为善,遇到磨难时忍辱不辩,才是正人君子之所为。

黑色理想
  • 本文由 发表于 2018年10月13日00:00:00
  •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:http://ilhc.cc/5405.html
别瞧不起人! 禅语静心

别瞧不起人!

一棵树可以制成一百万根火柴, 烧光一百万棵树只需一根火柴。 时间和环境随时改变。 莫贬低或伤害任何人。 这一次你强,谨记时间比你更强。 所以,向善,行善。 不要瞧不起任何人! 你瞧不起别人的时候, 别...
顿悟,一瞬间,以记之,于菰城。 禅语静心

顿悟,一瞬间,以记之,于菰城。

尘归尘,土归土。 佛家讲法相,讲如是,讲般若,我不懂,因而讲不了,讲不得,参不透,也悟不出,带孩童的心性,带世俗的娇嗔,带六欲七情,蹲下身去,依旧俯视,只不过俯视尘与土; 对不明者,不发问,对不认同者...
大悲无泪,大悟无言,大笑无声 禅语静心

大悲无泪,大悟无言,大笑无声

人在爱欲之中,独生独死,独去独来,苦乐自当,无有代者。善恶变化,追逐所生。道路不同,会见无期。何不于强健时,努力修善,欲何待乎?   愿我来世,得菩提时,身如琉璃,内外明澈,净无瑕秽。 &n...
达摩的门牙和神光的手臂 禅语静心

达摩的门牙和神光的手臂

梁武帝跟达摩祖师机缘不契以后,达摩祖师就一苇过江,踩着一片芦苇叶子渡过长江,一路北上到了开封,当时正遇到一位神光法师在讲经,神光法师因为出家以前对儒家、道家的文化都很精通,所以讲经的时候旁征博引,讲得...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
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